百姓生活网讯(郑圣龄) 精准健康管理是国家战略,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大多数健康管理公司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体检。由于沿用了医院临床诊断的方法,健康体检所应有的早期发现健康风险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对检查出来的早期疾病和健康风险也提供不了针对性干预方案,也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跟踪服务,形成少腿和病腿业态,影响了健康管理的生存和发展。
为什么健康管理公司想起来很美好,做起来很难呢?首先,健康管理是大势所趋,市场潜力巨大,这是很多人趋之若路的原因所在。但难点在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少,没有更多可参考的成功模式,合适的技术工具少,公民健康素养制约市场开发远远不够。很多人是在门诊分部和健康咨询与健康教育的招牌下做健康管理。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出现开一个死一个、不死不活、四不像的尴尬现状也就不足为怪了。
健康管理怎么做才能不死、活好,发展好?天吉康晟精准健康管理中心基因博士姜俊成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设备适宜性。用专业的设备做专业的事情。2012年开始,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在全国范围筛选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设备用于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开展多中心应用研究就是基于此种考虑。如果健康管理公司做健康检测的技术设备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病检设备,由于无法准确检测到健康风险,因而达不到检测的目的;二是人员专业性。过去健康管理一般都是医生来做,三句话不离开药,把亚健康状态当病人治疗,完全背离了健康管理的初衷。所以,健康管理首先应该由健康管理师来做,公共营养师来做,这样才更能突出健康管理的初衷,真正掌握的专业技术才是从事健康管理的必须条件;三是推广精准性。健康管理受众是大多数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要通过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提升他们主动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健康管理的欲望。目前来说,想说服有病了都舍不得看医生的人主动进行健康管理是很难的,所做的推广工作,应主要针对较高收入人群,消费超前人群、知识文化人群来做,这样才会起到理想的推广效果;四是管理有效性。好的服务需要好的推广来不断扩散,形成品牌效应,以争取更多的忠实粉丝和持续性客源。健康管理公司运营的终极目标,是在维护服务人群健康过程中养活自己、发展自己,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有经济效益的支撑才可持续。
天吉康晟精准健康管理的核心措施
健康管理主要是对个体或群体生活习惯、膳食结构、健身水平、精神心理的调适包括指导方案的量身定做、监督执行、效果评价和方案优化,其根基是对身体体质状况和健康风险因素的全面了解和把握,天吉康晟推出的"HRA+PMR+中医养生+膳食指导=健康管理”这一核心理念就应运而生。
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是重点针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病愈康复人群的功能医学管理;后者是重点针对病人的临床医学管理。天吉康晟巨资投入的HRA作为体质测评、疾病早期筛查及健康风险评估工具,可以全面、准确揭示机体当前器官功能状态,提示健康风险和早期疾病程度,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用HRA功能医学的方法进行健康检测,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健康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自身身体状况,把握健康风险和疾病发展程度,为进一步临床医学检查和干预方案的制定确定靶向。对于常见慢性疾病和隐患来说,以微循环障碍修复为主要特色的PMR仿生脉冲磁共振微循环修复技术,是一种全面的、基础的干预方法,也是一种安全的干预方法。
尽管健康管理概念是西方舶来品,但以传统中医养生理论为支撑的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还是更接近于功能医学干预想要的效果。中医养生具有悠久历史,主要通过中医学理论的阐释、方剂的应用、手法的结合、技术设备的应用,助力健康管理取得确实的效果。食药同源也是中国中医的一大特色,结合了更多中医药学的中国式膳食,同样是实现健康管理的最佳选择。关于膳食指导意见,HRA检测报告中就有基础提示,营养师或健康管理师可根据个人体质状况和健康风险情况进行更加完备的安排。所以,天吉康晟倡导的"HRA+PMR+中医养生+膳食指导=健康管理”必将得到市场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