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传播 百姓生活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搜索:
教育资讯
当前位置:聚焦西部  >  教育资讯  

用高新教育故事,向高新教育人道一声“节日快乐”!


2020-09-09 09:52:13  来源:百姓生活网


用高新教育故事,向高新教育人道一声“节日快乐”!


奔走在抗疫一线、只为保障学生安全;


奔赴偏远藏区、将高新品质教育送上雪山高原;


扎根成都高新区教育沃土十余年的老教育人筚路蓝缕、持续创新;


从学生变成老师的新教师在成都高新区心怀壮志、筑梦起航……


百姓生活网讯9月8日,在第36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成都高新区教育文化和卫生健康局在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举办了以“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为主题的庆祝活动暨教育故事分享会。全区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及全区各学校、幼儿园教师代表共计200人参与。



分享会现场


分享会上,来自成都高新区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们分享了自己在教育工作中极具代表性的故事。故事中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奋斗的侧影,勾勒出高新教育工作者的群像,呈现高新教育人的风采,直观反映出高新教育的品质与追求。



现场听众感触颇深


真诚的分享也让在场的听众们感触颇深。“很感谢能有分享会这样一个倾听和学习的机会。听了这些高新教育者的故事,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高新教育者们的坚守和付出,更感恩、感谢成都高新区对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成长发展的支持。”绿舟锦城幼儿园园长谢宛臻表示,作为高新教育人,也将坚守岗位、坚守初心,全力办好让孩子和家长满意的教育。



分享会现场


去年10月,成都高新区教育大会的召开,吹响了成都高新区立足“四个一流”建设教育现代化先行区的激昂号角。记者从这次分享会上还了解到,近一年来,成都高新区致力于“党建领航、思政铸魂”,党组织覆盖率达100%、达标率达85%,群众满意度保持全市教育系统前列。着力“需求导向、优化布局”,成都高新区新开办了中小学校5所、幼儿园16所,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普惠教育资源供给。围绕“强基固本、分类提升”,全区分批次开展校级干部、优秀中层干部和教师培训,加强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在“校社共育、协同治理”方面,成都高新区社区学院、家校社企共育共同体的成立,支撑了教育联动融合发展。


这些成绩,离不开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勤恳工作和锐意进取。成都高新区教育文化和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教师节到来之际,为全体奋战在一线的广大教职工送上节日的祝福,成都高新区教育系统也将进一步弘扬高新精神,践行高新工作价值观,深入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示范性的教育现代化先行区,为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故事分享




不畏疫情奋战一线时刻守护学生安全


——一线抗疫教师代表 西藏中学 聂学群


用爱浇灌,不忘嘱托。来自成都西藏中学的聂学群老师用这8个字来形容西藏中学像她一样的教育“战友”。成都西藏中学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落实中央交给四川的教育援藏任务,于1989年成立的一所内地西藏班学校。其目的是为西藏培养社会主义新西藏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办学31年来,为西藏培养了7000余名初高中学生,现在不少学生已成为西藏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为促进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年前,经过竞聘我很荣幸地加入了班主任队伍。我告诉家长,放心吧,我会尽力照顾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考上理想的大学!这三年我用行动践行着我的承诺。”回想当初,聂学群仍旧感慨良多。


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聂老师的爱人付思云是呼吸科医生,在正月初一随第一批援鄂支队前往武汉。但那一刻聂老师无暇顾及她的爱人,她心里只有那21位留在学校的孩子。她一边要安抚电话那头的家长,让他们放心,相信学校会照顾好学生。另一边,她也要抚慰在校孩子慌乱的心理。每天带着不到7岁的儿子到学校值班,早上8点到校,晚上10点20左右离开。


2月中旬,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去医院是大家都觉得很害怕的事情。当时聂学群班一个女孩脸颊不舒服,聂学群不放心学生一人去医院,家长也心急如焚。聂老师便带着学生去医院扎针。等学生恢复好了,另一学生又因牙疼,需前往牙科医院治疗....之后又有学生耳朵疼等等。聂老师都亲力亲为,没有哪一天是真正放松的。


“我能做的事情不多,唯有时时刻刻的陪伴和守护才能让我感觉到生命的鲜活,感觉到不负我这份工作。看着学生健康快乐、学有所成才成全我工作中满满的幸福。”聂老师告诉记者。




怀揣梦想看“新”高新教育人的乘风破浪


——成都高新区优秀年轻班主任教师 新光小学 谢珊珊


作为年轻优秀教师代表,来自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的语文老师谢珊珊在分享会上讲述着自己从学校毕业便投身到高新教育事业中。


作为年轻教师的一批,谢珊珊在来到成都高新区的那一刻,便看到了成都高新区的创新活力,喜欢自己教学的环境,校园宽敞、优美,学生聪慧、勤奋,家长素质高、配合度高。


但作为一个教育者,谢老师深知自己怎能去挑选自己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唤醒、激励、鼓舞孩子。谢珊珊主动参与教学比赛,开拓教学视野。在学校给予机会的时候,谢珊珊主动接过,担任备课组长,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进步也获得了肯定,在那段时间里,谢珊珊收获了家长支持,打消了自我怀疑。


“感谢成都高新区这片教育沃土,让一个个教师怀揣梦想的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内求索,向外开拓。”谢珊珊说,她将继续在教育实践中锻造自我,在教学实践中历练自我,立志成为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情怀深厚、爱生如子、业务精湛、素质全面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怀揣梦想、乘风破浪。




用心用情浇灌格桑花开


——援藏教师代表 中和中学 何锋


“不只是见证者,更是建设者!”何锋老师在他的分享中多次提到。


他是一位援藏教师,也是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工作先进个人的获得者和成都高新区教育系统援藏工作队副队长。在德格援藏教学的期间,为了更好地形成合力,发挥每位援藏教师的专长,更大范围地服务支教区域,成都高新区教育系统援藏工作队报请成都高新区教育党工委,申请成立援藏教师临时党支部,援藏教师党小组也应运而生。何锋告诉记者,党小组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思想恳谈会、工作交流会以及拓展实践主题活动等,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援藏教师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形成了讲奉献、勇担当的工作作风。


“独行快,众行远。”何锋和全体援藏教师以“说德格话、做德格人、干德格事”为准则要求自己,用真心实意、真知灼见和积极的行动,全身心投入援藏支教工作,融入当地,受到受援地师生、家长的爱戴。全体援藏教师深知“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教育援藏工作的重大意义。


两年来,在不同的岗位上,援藏教师们充分发挥传帮带的准则,在学校管理、文化建设、课程建设中对德格县教育提质工程发展做出努力。经过实践调研,援藏团队意识到,唯有不断提升德格本地师资能力水平,才能真正助推德格教育提质发展。致力于打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授人以渔,培育造血功能”变成了援藏教师的主攻方向。通过教学技能培训会、“义教均衡”迎检、“教师夜校”“学科教师课堂赛课”等活动,高新教育援藏队为德格县中小学学科建设做出指导。两年来,支教老师们积极对接公益项目,通过各种途径为德格县中小学筹集了近百万元的爱心物资以及2000余册图书。援藏团队长期资助困难学生24名,帮扶困难群众1户。今年疫情期间,教育援藏工作队为德格募集十余万元抗疫物资,为德格中小学顺利复学复课提供了帮助,援藏老师们先后还为藏地困难教师捐款近万元。


挺进雀儿山,高新教育轻骑兵不辱使命。今年2月,德格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成功脱贫“摘帽”。但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教育人责无旁贷。第五批队员,都已返回各自的派出学校,开启新的征程。记者了解到,近期,何老师将随刚刚组建的第六批工作队再赴德格,继续发扬高新援藏精神,续写援藏支教故事。




新征程在拓荒扎根高新教育的18年


——四川省教书育人名校长 和平学校 于建


18年沉淀,深耕高新教育事业。来自成都高新和平学校的于建老师,在分享会的讲台上,回忆起了自己扎根基础教育事业的点滴。


2018年7月,57岁即将卸甲的于建,从组织上接过教育扶贫令状,到当时的高新东区领办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高新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整体布局之下,成都高新和平学校教育集团应运而生,开启了“一校两区三园”的集团化办学新格局。每周两次往返,200公里、近4小时的车程,一到学校就紧锣密鼓开展工作。短短两年,高新芦葭实验学校,也是成都高新和平学校东区,经历了创立初的紧张筹备、发展中的布局变革、优化中的拼搏融创,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区域领先,初步达到了“一年树规范、强基础,两年增内涵、强示范”的目标。


在于建看来,学校工作,发展人是第一要务。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依据教师特点更科学地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呢?为此,于建牵头成立了课题组,基于调研绘制出学校“强基固本分类提升”教师发展蓝图,搭建出“和善、和谦、和创”师培课程框架。以“关注每一位、发展每一位、培养每一位”为原则,以“新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教育名家”为纵向维度,以“管理、德育、教学、科研”为横向维度,维度之间有重叠、有交叉。在蓝图指引下,有侧重、有步骤地培养“具有大家风范的九一名师”。


“当前成都高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1+5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这是我们的新使命、新挑战,更是书写我们教育人生的一次宝贵的机会。相信我们能抓住这样的战略性机遇,发扬‘创字当头,惟高惟新,以质为炬,争先率先’的高新精神,书写精彩、精美的高新人生!”于建说。(高新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