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 服务百姓 关注民生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搜索:
教育资讯
当前位置:聚焦西部  >  教育资讯  

成都市龙泉驿区设立“王叔岷教育奖” 每年100万元资助、奖励优秀师生


2021-01-25 10:24:24  来源:成都龙泉教育


王叔岷,成都龙泉驿洛带人,蜚声海内外的庄学泰斗、校雠名家、国学大家,也是龙泉驿当之无愧的一张“文化名片”。王叔岷先生生前一直感念故乡,想要成立教育基金,支持故乡教育事业发展。如何完成先生夙愿,继承先生遗志?他的后人提出了构想:设立“王叔岷教育奖”。如今,这一构想已成为现实。



王叔岷先生生前照片


2021年1月22日,“王叔岷教育奖”发布仪式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举行。王叔岷先生之孙、龙泉驿区政协委员、“叔岷书院”院长王永平正式发布“王叔岷教育奖”,并向龙泉驿区教育局现场捐赠100万元。发布会上,王永平与龙泉驿区教育局签订《“王叔岷教育奖”合作协议》,此后每年他都将出资100万元,用于资助和奖励龙泉驿区的优秀学子和优秀教师。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越,区政府副区长刘埊,区政协副主席龚英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曾元平,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雍峰,洛带镇党委书记林建平,区政协委员、“叔岷书院”院长王永平,四川大学历史学院特聘研究员、“叔岷书院”学术顾问胡开全,“叔岷书院”执行院长李扬舟,区教育局其他班子成员,教科院院长,部分机关科室长、中小学校长等通过现场或线上的形式参加发布仪式。





王叔岷:生于洛带古镇,精研史记、庄子的国学大家


王叔岷其人有哪些传奇故事和经历,在学术界有怎样的成就和地位?胡开全在发布仪式上介绍了王叔岷先生的生平。



王叔岷先生(1914-2008)是龙泉驿区洛带古镇人氏,少负才子之誉,精研史记、庄子,勤于著述,著作颇丰,是东南亚华人圈享有盛誉的历史语言学家,是爱国爱乡的国学大师。


1914年,王叔岷先生出生于简阳县(今成都市东郊洛带镇下街),14岁入读成都华阳中学。1935年,先生考入由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的“国立四川大学”中文系,后又考取北大文科研究所就读硕士,师从傅斯年、汤用彤等,毕业后留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49年后任职台湾大学中文系。1961年后先后任教于新加坡大学、马来西亚大学、新加坡南洋大学等。


据王永平介绍,1948年,王叔岷先生随中央研究院远赴台湾,与家人再次相见足足等了40余年。在台湾期间,王叔岷先生时常思念故土。如今,在王叔岷先生洛带古镇故居旁立有他的石像,在洛带文轩广场树有他的铜像,一条街也被命名为“叔岷路”,这兴许是王叔岷先生最大的安慰。


此外,王永平还联合龙泉驿区文联、洛带镇政府在洛带成立“叔岷书院”,又名“慕庐书院”,以此纪念王叔岷先生,发扬王叔岷先生的治学精神。


王永平:为完成爷爷生前夙愿成立“王叔岷教育奖”,每年出资百万


王永平表示,王叔岷先生最重情,他一生最爱是学生,他教书数十年,爱护学生如家人,也深受学生爱戴。


2000年,王叔岷在台湾获得“终身文化成就奖”,此奖是台湾地区最高的文化荣誉奖项,用以表彰对中华文化之维护与发扬有特殊贡献之人士,亦为个人之终生成就奖。王叔岷先生把奖金加上自己的储蓄共计750万元新台币捐出,在台湾大学文学院成立了“王叔岷基金”,至今用于奖励学业优秀的学生。


如今,20年过去了,作为王叔岷的后人,王永平时刻铭记爷爷王叔岷先生的遗志,希望传承和弘扬爷爷的精神。他自愿出资设立“王叔岷教育奖”,设置五育并举”优秀学生奖和“五育并举”优秀教师奖,每年捐出100万元,奖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小学生和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团队。


对于“王叔岷教育奖”设立的由来,王永平介绍说,王叔岷先生一直从事教育、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1991年王叔岷先生首次回访故乡,曾对王永平父亲说他想在故乡成立教育基金,资助和奖励家乡优秀学子。王永平表示,设立“王叔岷教育奖”是为了完成爷爷兴教助学、造福家乡的遗愿,作为王叔岷先生的后人,同时也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能实现祖父的遗愿,能为家乡教育尽绵薄之力,他倍感荣幸!


近年来,龙泉驿区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五育并举”、“三大攻坚”、提质增效、激励队伍等方面的创新之举成绩斐然。王永平表示,将继续支持龙泉驿区教育事业发展,也希望未来看到更多的学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