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 服务百姓 关注民生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搜索:
党建之声
当前位置:聚焦西部  >  党建之声  

百年风雨里程 今日再启征程


2021-05-12 23:51:53  来源:百姓生活

——学党史有感


覃由伟


翻开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画卷,是一段段艰难困苦的奋斗历程,是一篇篇感天动地的精彩华章,是一曲曲余音绕梁的磅礴赞歌。一叶仅载有13人的扁舟从嘉兴南湖起航,百年风雨兼程,终蜕变为承载9000多万名党员的艨艟巨舰,它牵引着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的古老国度艰难拔出深陷泥沼的双足,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特别的船只,何以万里不迷航?我们从她的发展史中去寻找答案。


一、扎根人民,星星之火燎原


1840年到1949年,这一段令国人痛心疾首的血泪史。当“天朝”大国的陛下还沉浸在物产丰富、地大物博的美梦里,西方列强已经带着工业革命获取的坚船利炮,用枪托狠狠砸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腐朽不堪的清政府置国家利益、百姓生死于不顾,慈禧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换来的是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神州大地的满目疮痍。无数仁人志士思危思变,为探索破局之法前赴后继: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出于各种局限,尽皆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后,中国尝试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多套“衣裳”均不合身,经历了无数惨痛教训,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找到了唯一能开启中华之困局的“钥匙”。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颗未来将成燎原之势的火种,在中华沃土上悄然孕育。从国共合作到土地革命,从二度携手的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中国共产党一次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最终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建立起了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摒弃一切私心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理念,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扎根于人民,中国共产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与时俱进,容错更要纠错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穿越了无数荆棘,走过了无数坎坷。无数次遍体鳞伤甚至危及“生命”,又无数次涅槃重生、脱胎换骨,靠的是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不是依靠外部力量,而是仅靠自身的努力,不断自我完善。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来自于历史的宝贵启示。在大革命失败的存亡关头,毛泽东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以革命武装斗争拯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朝不保夕的关键时刻,遵义会议的召开及时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延安整风运动直面党内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促进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毛泽东同志提出,胡锦涛同志、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的“两个务必”确保了中国共产党能够保持纯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十年“文化大革命”内乱使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管理体制僵化,错失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缩小差距的良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否定了“两个凡是”,恢复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而正确的决策,推动我国回到正轨并逐步驶入快车道,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历次整风,包括“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的开展无不是我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解决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毛泽东思想,从诠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到中国共产党为了谁、代表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一不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智慧结晶,无一不是被历史证明或将被历史证明为正确的道路。有人曾问邓小平同志,长征如此艰险,您是怎样走过来的?回答只有三个字:跟着走。跟谁走?当然是跟党走,只有跟党走,才能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力证。在全球防疫极不乐观的情形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疫情防控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有的人,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而有的人因为坚信,所以看见。


三、继往开来,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越过无数险峰、涉过无数险滩、历经千辛万苦成就的一番伟业。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人口占83%,且多数为贫困人口;改革开放后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质量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民生保障极大改善,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使十四亿中国人过上小康生活,这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究其原因是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选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坚持不懈,经济工作重心的及时转移,与全球开放化进程的加速融入。改革开放无疑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迎头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面对波谲云诡的世界发展大势,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只有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向世界表明,发展的决心与胆气,今日的中国早已不是外国列强架起几门大炮就能打开大门的“东亚病夫”。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作出战略抉择:进一步加大放宽市场准入幅度,改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实际行动开启新一轮扩大开放,为全球经济发展树立中国榜样,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对于一些将自身利益凌驾于世界利益和别国利益之上的竞争对手,对于践踏世界秩序、破坏和平环境的竞争者,我们要敢于发声,呼吁世界各国互相尊重、平等对话,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实现文明交流与互鉴,携手朝着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以高度的民族自信,宽广的胸襟格局推动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的推动和建设,正是中国的大国担当。在这个伟大进程中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世界人民谋大同共同冲破霸权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封锁和桎梏,共同开创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四、从严治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党的作风代表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风正,人民的心气就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顺利开展。实践证明,只要敢管敢严、真管真严,作风建设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首先,心中要有党。就是要对党忠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在武装头脑的过程中不断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不断强化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断锤炼过硬的政治定力,确保经得起任何风浪与考验。其次,心中要有民。就是要牢固树立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密联系群众,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种岗位,首先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都应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个人利益为轻,真心关心职工,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守住初心,担当使命。其三,心中要有责。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履职尽责,尽全力做好党分配的工作。革命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本职岗位上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真抓实干,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谋划,坚持修炼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为团队建设发光发热。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觉维护党的形象,树立榜样,成为群众的一面旗帜。最后,心中要有戒。佛家讲“以戒为师”,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知戒惧、守规矩,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处理好公与私、情与法的关系,一个标准行事,一把尺子待人。要始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加强道德修养,追求健康情趣,自觉净化“三圈”,清白做事、干净做人。


百年里程丰碑将永远矗立在中华民族奋进的激昂主旋律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从先辈手中接过熊熊燃烧的火炬,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重整行装再出发。






责任编辑: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