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 服务百姓 关注民生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搜索:
市州动态
当前位置:聚焦西部  >  市州动态  

内江水务公司: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发展力量


2021-06-02 12:25:50  来源:百姓生活


图:第二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



图:三水厂施工现场。


百姓生活内江讯(余锐 记者 梅亮)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光荣的诞生,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已历经百年考验,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新征程、谱写新篇章。1958年党的生日那天内江水务公司诞生了,经过63年的艰苦奋斗,内江水务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集城市供水、污水处理、供排水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为一体的国有独资市政公用骨干企业。


告别肩挑背扛的取水方式,迈入清水自来的时代。



图:厂区施工现场。


63年前的仲夏,一座设计能力4300吨/日的自来水厂在沱江河畔拔地而起,内江市民首次告别了肩挑背扛的取水方式,迈入了清水自来的时代。经过三代水务人的不懈努力,内江水务公司现已建成运营三座自来水厂,设计供水能力已达到16万吨/日,全力保障了内江市民的用水需求及产业发展需要。目前,内江水务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三水厂(一期)工程建设,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一座设计能力10万吨/日的现代化自来水厂即将建成为全市人民服务,届时内江水务自来水生产能力将达到26万吨/日,为内江“双百”城市建设,全面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提供强有力的供水保障。


狠抓环保建设,在守护绿水青山上下功夫。



图:转运设备。


为保护内江市民的母亲河,2004年10月内江市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污水直排的现象从此成为历史。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内江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强力推进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内江水务紧跟党中央、省委、市委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步伐,克服资金短缺、建设时间紧、环保督察任务重等问题,推进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共计投入6个多亿,完成了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和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污水处理能力现已达到15万吨/日,排放标准由一级A标提升至DB51标准,为全面保护沱江河流域生态环境贡献水务力量。


保障供水安全,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63年来,每当险情来临时,每当群众需要时,总少不了内江水务人的身影。尤其是去年新冠疫情的发生,给我们按下了暂停键,属地政府急需建立隔离区需要安装自来水时,内江水务公司的党员主动请缨,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毅然逆行进入隔离区,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现场勘察、管道安装、水压测试等一系列工作,一根长210米的供水管道顺利完成安装,为内江市防疫工作贡献了水务力量。



图:抗洪。



图:抗洪。


2018年“6.28”高浊度洪水和 “7.12”超警戒洪峰,以及去年8月那场39年一遇的洪峰到来时,那一面鲜红的党旗又飘扬在了灾区一线,内江水务全体干部职工24小时坚守岗位随时待命。当源水浊度高达24000度时,水务人通过人工排泥、调整自来水生产工艺、加大水质检测频率等措施,经过6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将浊度降至0.2度以下,出厂水全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保障了洪峰期间的供水安全。此时,厂外,在闷热的泵房里水务人挥汗如雨为群众转移二次供水设备,挽回价值近500万元的设备损失。洪水退去后,水务人又出现在宽不足一米,无防护栏的过江平台上,不惧危险完成了因洪灾摧毁的天宫堂水电站过江管道抢修。全力保障了供水安全与稳定,为党和人民都呈现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助力脱贫攻坚,为消除绝对贫困贡献一份力量。



图:公司党员干部慰问隆昌大桥村困难群众。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一年。全国有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内江水务公司作为国有企业,自 2013年以来,先后派出6名驻村第一书记,结对帮扶6个村和100余户困难家庭。实施了“心连心”结对帮扶困难家庭任务,并利用水务行业优势,帮助近200户困难群众解决安全饮用水问题,援助贫困村“三室”建设,修道路、建房屋,抓产业,提收入,累计投入资金80余万元,助力脱贫攻坚,为消除绝对贫困贡献一份力量,受到内江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城市因水而灵动,水因城市而致远。时代在进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不曾改变。63岁的内江水务公司,始终秉承“让政府放心,让用户满意”的经营发展理念,将坚定不移跟党走,抓好主业不放松、拓宽产业不停歇,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