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讯(江平/文图)为了更好地探索和梳理商圈居民自治的有效路径和方法,近日,由中国福利彩票、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三社中心支持的“三合一深·三治融合”探索锦江夜消费商圈自治机制专家研讨会在成都上层名人酒店举行。金牛区社区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任大林、成都市民政局社工专家李明丽、四川尚明公益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彭静萍等居民自治实务专家出席研讨。驷马桥街道工人村社区联合成都市博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项目方共同承办了本次专题研讨会。
研讨会上,博爱社工负责人陈枫围绕项目实施情况、优势、项目成效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工人村社区党委书记杨健勇,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能力提升情况、自组织运行和作用发挥情况以及项目自治机制的探索情况做了特别介绍。
居民在社区发展治理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却难发挥100%能效,如何才能让居民在社区发展治理过程中“天赋异禀”呢?“三合一深·三治融合”项目通过前期调查和实践探索,提出了“赋语”“赋能”“赋制”锦江夜消费商圈自治三部曲。首先“赋语”,充分给予居民话语权,将意见和建议自由表达,“吐槽”既能一针见血,“意见”又能言无不尽;然后“赋能”,通过“自治三会”--“培训会”“坝坝会”“协调会”,提升居民的治理能力;最后“赋制”,以自治机制为核心,摆脱“人”的主观性劣势,发挥制度的标准化优势和指导性优势。与会专家对项目取得的探索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随后,与会专家与工人村两委及博爱社工就商圈自治长效机制的建设路径展开研讨。“社区社会企业”这一关键词成为了研讨的“题眼”,社区社企如何破题商圈长效自治?如何进行商圈介入、管理和服务以及介入的必要性、可持续性将如何保障?社工又将如何重新定位?
金牛区社区发展基金会任秘书长任大林认为,社会企业是社区发展治理的“大势所趋”,在相关文件配套还未成熟时,预见性地做好探索工作非常重要;社工专家李明丽则表示将帮助商圈引入有产业社区经验的商业机构和人员,从市场运营视角提供专业支持;尚明研究中心彭静萍主任建议无论是商居联盟自治还是社会企业自治,一定做好第一主体——居民的能力提升,潜移默化让居民从旁观者、评论者变成参与者、建设者,激活社区发展治理的共同体。
社区发展治理本质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的目标是希望实现居民的自治,“三合一深·三治融合”项目将带着新的“使命”,踏上商圈自治2.0版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