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 服务百姓 关注民生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搜索:
广安
当前位置:聚焦西部  >  广安  

广土安辑 协力共兴


2021-09-08 12:03:00  来源:百姓生活

——协兴派出所坚守红色传承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百姓生活广安讯 广安市公安局协兴园区分局协兴派出所,地处广安市主城区城乡结合部,幅员面积4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余人,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家乡。


历经40载风雨洗礼,协兴公安人不忘初心,无悔忠诚,先后涌现出公安英烈杜茂忠、全国优秀驻村民警肖文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肖良等一大批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连续两届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连续四届被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2020年获评全省公安机关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协兴派出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镌刻融入灵魂与血脉,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铸忠诚之魂,红色教育“第一课”


主动融入“红色协兴”,坚守忠诚为民信念,将红色教育作为民(辅)警和职工入所的“第一课”。一是红色教育铸警魂。读红书、看红剧、听红课,筑牢忠诚警魂。依托小平故里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教育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始终,形成 “协兴公安红色教育”模式,得到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十四督导组充分肯定。二是红色元素强党建。设置红色党建文化墙、廉政文化长廊、警示箴言薄,让优良传统浸润思想、融入工作。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奉献、我是党员我规范”活动,在疫情防控、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组建党员突击队,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战斗一线。2018年以来,连续4次被省厅命名为“最强支部”。三是红色传承建铁军。以“做伟人故里忠诚卫士,保小平家乡一方平安”为己任,传承践行小平同志“对人民无限热爱”的伟大情怀,坚定为民之心;用身边的英模启迪思想、鼓舞斗志、锻造铁军。派出所连续17年队伍无违纪违法记录。



尽安民之责,联防联控“创平安”


深化“平安协兴”建设,以“平安不出事”为目标,紧跟治安形势变化,强化治安要素管控,警民携手、打防结合创平安。一是健全队伍促安。落实“135”快反机制,投资60余万元组建了10人10骑的协兴铁骑专职巡逻队; 在全市率先落实所长、社区民警进“两委”班子,全面落实“一社区一警,一村一辅警”,建立3个社区警务室、11个农村警务站,招录村社积极分子为辅警,打造“永不离村的辅警”。二是推进科技创安。推动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0个、在建15个,建设经验全市推广;全覆盖安装“校警通”,做实重点部位防控。天网、雪亮视频点位528个,社会视频监控436路全部接入,升级“视觉计算”系统,实现前端重点区域全面覆盖,后台视频调取智能化。三是精准防控保安。针对辖区电诈案件高发态势,积极开展精准反诈宣传,推进电诈及时预警防控,今年以来共拨打回访预警电话533个,止付53万元,电诈发案同比下降23%。四是突出民生护安。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的正面宣传引导,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涉疫流调工作,24小时守护涉疫被封闭管理小区、集中观察点、疫苗接种点。



纾群众之怨,矛盾纠纷“早化解”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协兴”建设,以“矛盾不上交”为目标,努力做到辖区矛盾纠纷早知道、早行动、早化解。一是实化公调对接。在全市最早推行调解员驻所制度,探索构建一体多元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模式,配置专门调解室和网格服务大厅,由2名老法官、老党员+3名社区网格员驻派出所开展调解工作,建立镇、村、组三级“公调对接”机制,辖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无民转刑案(事)件发生。二是强化源头治理。全面落实“一分析三报告”制度,每月定期对辖区内的案(事)件情况、社情民意、矛盾纠纷排查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报告同级党委政府、政法综治部门和上级公安机关,提请有关部门强化源头治理。积极推行矛盾纠纷化解“七步工作法”和“三查三调”机制,通过及时纾解群众积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所”。三是优化分级管控。派出所定期对一人多警、一事多警、“三失三气”以及因婚恋家庭情感、邻里宗亲关系、重大疫情、信访对象等引发的重点警情开展后续分析研判,分类建立台账,根据情况落实矛盾纠纷分级管控机制,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零发生”。



解百姓之忧,用心服务“助发展”


以“服务不缺位”为追求,全力解决辖区群众、园区企业急难愁盼之事,着力构建“和谐协兴”,助力百姓安康、园区发展。一是擦亮服务窗口”。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落实网上办、自助办、一次办和延时服务、周末轮班等措施,提供老年人优先办理服务,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少跑腿、少等待、少麻烦。二是延伸服务触角。拓展“三查四有五定期”帮扶留守儿童工作经验,将警务服务触角主动延伸至农村留守人员、问题少年、贫困群众、空巢老人等群体,建立多方帮扶守望机制,全面开展关爱、帮扶、教育工作。走实网上群众路线,开通“平安协兴”APP,现实微信一键报警、采集基础数据、提出意见建议;开通“平安协兴”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公安工作动态、法律法规、防诈反诈知识,实时进行警民互动。三是打造特色旅游警务。创新推出“涉游案件快破、涉游警情快处、涉游乱象快治、涉游纠纷快调”四项旅游警务机制,做到“零距离”贴近游客提供服务。四是守护美丽协兴。严厉查处非法捕捞、环境污染、噪声污染等破坏生态违法犯罪行为,2019年以来,共计查处相关案件28起,处罚35人;组织全所民警职工辅警开展“我为青山植棵树”活动,以实际行动倡导保护环境。



聚社会之力,共建共治“促和谐”


基层治理中群众既是受益者,又是重要参与者。只有最大限度发挥民力民智,汇聚全社会力量共建共治,才能真正实现长久平安和谐。一是警民共治。推动组建平安志愿者、自治调解员、警务助理队伍22支326人,与辖区学校、医院、企业结成“平安合伙人”,专群结合形成城乡平安共同体,实现联防联控。二是警企共建。辖区是较早兴起“农家乐”、旅游特产等产业的乡镇之一,派出所主动跟进产业服务,建立警企共建制度,引导业主守法诚实文明经营,近年来,整治追车揽客、强迫消费、欺客宰客等旅游乱象36起,维护了旅游生态秩序。三是警校共育。主动与小平干部学院、协兴职校等校区建立教育培训机制,作为该所教育训练基地,在干部学院设立校园警务室,全时全域守护校园平安。作为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的小平干部学院建校以来,未发生一起侵犯师生和校园安全事件。


(由广安市公安局供稿)


责任编辑: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