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传播 百姓生活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搜索:
环保能源
当前位置:聚焦西部  >  环保能源  

“天路”上的抬工号子


2022-03-21 11:20:13  来源:百姓生活


百姓生活讯 位于重庆江津的四面山,地处云贵高原大娄山北坡余脉。这里,群山叠障,河谷深切,植被茂密,集山、林、水、瀑、石于一身,融幽、险、奇、雄、秀为一体,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也系地质学上的“倒置山”……通过前期勘探成果揭示,这一区块具有良好的常规油气勘探前景,周边多口页岩气探井均已经获得高产工业气流……


近日,中石化地球物理南方分公司SGC2131队和SGC2132队的“物探铁军”们,在这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利用刀斧在密林中劈斩荆棘硬刺,利用铁锄铁镐在坚硬岩石和软土上凿铲脚窝,利用竹条树木在绝壁悬崖前绑扎木桥天梯……硬是在几乎不可能通行的地方,开通出一条上山顶下深沟的“天路”,将钻机设备抬上高峰、放下悬崖,在险之又险、难之又难的无人区,打出一口口高质量的井,掀起生产热潮。







凶险地形吓退多个分包商


“在你们没到来之前,已经有十多个钻井分包商主动‘撤退’了,原因是这里的地形太复杂困难,被吓跑了……”虎年春节假期刚过,项目采访组先驱车一个多小时、再徒步近三个小时,跟随钻井副经理徐云川来到一处钻机搬家点,站在群峰之上,徐云川说。


这个点藏在清溪沟无人区里的翠绿皱折中,如果不是提前做好标记,无论你在奥维地图上怎么拨拉,不花费一番精力,你是休想找到对应的点的。这里,设备要搬运进来,得先用四驱皮卡车将设备运送到不可通行路段,再改用“爬山虎”履带车尽力往里送,抵达“爬山虎”都无法通行的地方,再组织人力翻山越岭地搬运。往往,搬家一台钻机及所需的油料物质,就要耗费至少两个组以上的十五、六青壮年劳力整整一天。


除了搬运设备耽误时间,操作人员每天往返作业点和驻地也需要足够的体力和精力。他们每天六点不到就起床,简单吃过早饭后,背包着干粮和水开始上路。经受乡村路和稀泥路的颠簸,开始踏着晨曦和泥泞,往当天的作业点赶。从下车点到作业点,即使用最快的脚程,最短的距离也要走一个小时以上,最远距离则要走上四五个小时。路上,会遇攻击人的野生动物及非法捕猎的陷阱、兽夹等,赶路得提十二分精神。


“你要想在就近找一处临时安置点,解决作业人员赶路和生活问题,几乎不现实,因为清溪沟无人区面积太多,方圆七八公里内都没有人家居住。”徐云川说。


正因为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前后有十多个分包商进场打出一口或两井后,便知难而退了。一是地形太难,钻机抬不上去,完成任务压力大;二是作业太辛苦,手下兄弟们不愿翻大山下深沟的苦。甚至有个别分包商,千辛万苦把设备抬进山,“撤退”过程中,就干脆遗弃了设备。因为,地形太过复杂,请人将钻机设备搬运下山所花费的人工成本远远要高出设备的价格很多,不如重置一台新设备节省。








出色钻工必先是出色的修路工


“这山太高太险了,完全没有路,要想把钻机挪到每一个作业点,必须先修出一条路。”在清溪沟无人区,司李延柱正组织20多个人搬运钻机。面对山高林密、坡陡无路、每向前一步都付出巨大体力和努力的地形,他无比感慨地说。


这是一道山梁,山梁所在的山峰拔地而起,直入云端。而上峰顶的路则需要在密林中慢慢开发。“修这种路,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得找准线路,围着山峰迂回曲折,一圈圈绕上去,如果线路选择不好,就理成一条‘断头路’,无法通到山顶。”李延柱说。


四面山东三维项目的施工难度空前,这是甲乙双方都公认的。


“像这种山,连猎户都很少进来,更别说有现成的路可走了。”李延柱说。这个从小在贵州山区长大的“山里娃”,面对重庆的高山,仍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担忧。他担忧手下的兄弟伙也顶不住,提出的“撤退”,那标杆的旗帜就倒了。


项目的施工难度主要集中于两大区块,一是清溪沟无人区,二是四面山风景区,前者无路、山险,设备全靠人抬肩杠,后者是风景名胜区,地形复杂,环保作业管理严格,具备着多重挑战。但暂时,人员心齐,队伍稳定,这多少让他放了心。


小组要打完一条线的井位,只能两个至三个小组合并成一个大组,全力保障一台钻机作业,由外围向山区进发,边打钻、边修路、齐搬家,才能推进打井进度。


修路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作业。别看是临时铲挖一条简单的便道,仅供人员和钻机通过,但要在荒山野岭里开通这么一条路,也绝非易事。“你得有十八般武艺都用上,得学会看路选路,学会剖竹、劈条、凿铲、绑扎……也就是石匠、木匠、篾匠的本领一样不能少。”李延柱进一步解释道。


他从事山地打钻二十多年,攻关无数艰难险地,他对组员的要求就是:“要做一名出色的钻机工,必须先做一名出色的修路工。”


正因为有他的经验要求,他的手下个个都成了出色的“修路工”,在别人被吓跑的情况下,他选择留了下来,就在于他的组员们都练就一身开通“天路”的本领,能把钻机设备抬到任何一处地方。




云端之上响起抬工号子


半山腰处,钻机轰鸣,钻杆飞速进尺;高高的山顶上,工人们麻利地在陡坡前铲出脚窝、悬崖边架桥、绝壁前绑扎天梯……很快修通了一条通往山顶的“天路”。


这条“天路”实则是一条简易栈道,经过安全测试,他们又在最薄弱的路段绑扎上木栏,系上安全防护绳,并就近放置了应急箱和矿泉水等,为搬迁人员做足充分的保障。


山下一口井打完,不用钻井组长再作分工和动员,操作人员们就各就各位,按照约定束成的内部分工有序协作:撤卸钻机、捆扎设备、背运物资……一场钻机设备搬家大行动就此开始。


只见他们或一人行动,或俩俩配合,或三人、四人同时使力,将钻机设备扶在前、抬上肩,将部件物料背上背、捆在身,将所需要电瓶管具提在手、压在身……然后拉开距离,齐喊着抬工号子,踏着修出来的天路脚窝,一步步地挪步上山,向下个打井点进发。


他们身着红工装的身影,一会儿隐没在密林,一会儿露在山脊表面,远远望去,如山梁上划出的一道彩虹。云雾弥漫,彩虹渐渐隐去,但抬工号子还从山顶传下,回荡于山谷之间。(供稿:杨擎宇)





责任编辑:张婷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