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开展2022年春季团课学习教育培根铸魂
百姓生活讯“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共青团的队伍建设,促进共青团工作规范化发展,加强学生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认识,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3月28日至4月1日,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在本校笃学厅开展了有全校106名入团积极分子参加的2022年春季团课学习教育活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立德树人、播种未来,凝心为党育人、聚力为国育才,为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牢根基。
一朝躬耕,润泽百年。学校校长,不仅是领导者,又是学问家和教育家,还是社会文化和社会美德的象征,更是知识的化身、教育的楷模和道德的旗帜。团课学习教育活动中,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米云林以一名“老团员”、“老党员”的身份,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开展团课学习教育和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团的重要意义。米校长还引用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强调做一名优秀共青团员的基本准则,告诫引导同学们:“意志坚强的人,他的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做时代新人的志气、肯气、底气、豪气。同时,要有好的思维、好的行为、好的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刘世刚以《坚定理想信念,做合格共青团员》为题给同学们作了主旨培训授课。培根铸魂守教育初心,立德树人担育才使命。刘副校长理论联系实践,引经据典,深刻、生动、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德育在青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导同学们学党史、知党情、听党话、跟党走,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坚持高尚品行、坚持刻苦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做一名自律、自主、自尊、自爱、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共青团员,做一名诚实、守信、正直、善良、懂感恩、知图报的时代新人。刘副校长热情洋溢的团课学习教育辅导,让参加主题学习的入团积极分子深受教益和感动,现场掌声不断。
育才四方满天涯,桃李五湖皆芬芳。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苏健骉、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魏常胜、华西临床医学院熊巧、哲学系徐仕珂四位“青马工程”弘毅班学员,分别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概述》、《树立坚定志向 争做四有青年》、《读圣贤书 观天下事》、《激扬青春 放飞梦想》为题,为学生们详细讲授了共青团的性质、发展历程、义务和权利以及团员发展流程、国际形势、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联系。此外,学长们还以自已的亲身经历,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丰富多精的大学生活,热情勉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锤炼本领,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
用智慧启迪心智、用情感激发情怀、用责任感召灵魂、用奉献滋养青春。用传播知识、思想、真理和塑造灵魂、生命、新人,担当起时代的重任。通过团课学习教育培训,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认识,明确了肩负的职责和重任,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白了成为一名优秀共青团员的重要意义。团课学习教育培训结束后,同学们收获满满,纷纷尽情书写心得感悟,字真意切地真情流露跃于纸上,表达了对早日成为一名优秀共青团员的深切渴望。
教育强国,育人为本。教育是神圣的,其伟大之处并非是职业本身所赋予,而是因为有一群无私的人在默黙为之努力。基于“培养—研究型”大学附中办学特色,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积极开发团课学习精品课程,力求培养出一批思想进步、乐于奉献、艰苦奋斗、全面发展,具有先进性、代表性、模范性的共青团员生力军,使参加学习教育培训的入团积极分子在学生中起到“领头羊”的先锋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带动、引领全校学生为共青团组织和学校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供稿:四川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