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战“疫”纪实
百姓生活遂宁讯 覃军
射洪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有一群“多重身份”的工作者,他(她)们既是退役军人同时也是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工作者及志愿者。自9月20日以来,面对全市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多点发力,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带头冲锋在前,用肩膀挑起疫情防控的责任,主动担当,全力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全身心投入到“疫”线战场;奋力书写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者的忠诚与奉献。——笔者手记
疫情战场“大练兵”,筑牢“红色防线”不放松。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退役军人,跟我上!”9月20日下午,射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立即召开全体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统一人员思想,把疫情防控攻坚战作为检验和提升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服务能力的“练兵场”。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琪坚定地说:“在党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要把身份亮出来、把形象树起来,站好疫情防控“第一岗”,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切实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连日来,全局20余名党员干部积极请战,主动下沉,冲锋到“疫”线战场,全系统374个退役军人服务站党员干部响应号召,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局领导班子率先垂范,靠前指挥作表率,党组成员、服务中心主任梁勇毅然加入了支援遂宁主城区的防疫大军,在中风险区协助当地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文莉肩负起了灯饰厂核酸检测点点长工作职责,检测10000余人次,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琪每日早出晚归,马不停蹄地奔赴一线各个执勤点位指导防疫工作,慰问干部职工。
守护人民“显本色”,固守“红色阵地”不脱责。
按照射洪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多点发力,持续筑牢外防输入防线,守好内查变量阵地。
“您好,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在绵遂高速公路张家口出入口疫情防控服务点,防疫人员精准做好“第一时间、第一落点”管控;对所有来射车辆上的所有司乘人员实行查验“两码一报告”,对省外入射返射人员严格落实第一落点核酸检测,对风险地区人员点对点闭环转运,精准分类管控,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同时2名刚转业到单位的退役军人勇挑重担,不怕风险,主动承担了方舱隔离点人员的转运交接、物资发放及就餐保障等任务。截止目前,全局累计出动20余人执勤78天350余次,排查车辆10000余辆车次,10000余人次。
“喧闹的城市突然安静下来,大街上,原本川流不息的车辆和熙熙攘攘的人流都看不见了,只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9月20日射洪全域静默以来,在木孔垭社区、团结社区便民核酸采集点,“红军情”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员们闻令而动,每次核酸检测都提前到达,抬桌子、搬凳子、张贴“一米线”,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布置到位。“请扫码登记,按照1米间距排好队……”负责维护秩序的队员提醒居民注意事项,在淅淅沥沥的雨中为人民群众撑起一朵朵“防护伞”;负责信息录入的队员严谨细致地录入群众信息,居民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有序排队。他(她)们的坚守,保障了防疫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运转。
脚步丈量“有担当”,高举“红色旗帜”不退缩。
“请问您做了核酸检测没有……”刚做完群众核酸检测工作,全局党员干部和队员们立即到共建社区深入村居民宅摸排核酸检测情况,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在摸排过程中,有的村民对频繁出现的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志愿者感到很焦虑,表示很担心。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纷纷化身为村民情绪的“辅导员”,做好现场防疫政策解释,及时把“战况”反馈给群众,让群众安心。
“为了给我做核酸,您们那么远跑过来,您们辛苦了……”在得知有行动不便的村民核酸检测还没有完成,摸排人员及时和核酸检测点位联系,医护人员马不停蹄从核酸检测点奔赴老人家中,进行了核酸检测。为确保全员应检尽检并考虑到社区内还有其他的老年人、孕妇、幼儿等特殊群体,摸排人员和医护人员一起开展“敲门行动”,每采集一户、医务人员都会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采样后的环境清洁干净,采样产生的垃圾也都统一放入专用垃圾袋集中带走,以防交叉感染,真心做好上门服务。
从9月21日至23日,射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全体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在东西3公里的区域内来回奔波,累计向1000余名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摸排核酸检测情况3000余人次,上门服务20余人次。下一步,将继续组织人员上门入户,摸排社区居民外出返射、核酸检测等信息,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来源:射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