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明月镇紧贴群众、服务中心,依托明月特色,借助志愿服务、模范先锋、爱心帮扶和文化平台五大分支,构建“移风易俗”网络,将移风易俗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大力培育明月镇文明新风。
“讲”述文明树新风。组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结合乡风文明“一榜两评”活动,每半月进村入户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倡议书、手机播放视频等方式,向村民宣传普及移风易俗相关知识,讲解移风易俗积分制、红黑榜等政策制度,确保宣传不漏一人。目前已走访农户2200余户,发放倡议书3000余份,推送科普信息150余条。举办“移风易俗”主题宣讲会。联合驻村干部、村两委、网格员的力量,组建9个宣讲团,围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等内容,以院坝会或学习会等方式,开展互动式、接地气的面对面宣讲交流活动,共举办宣讲会20余场。
“评”议模范做先锋。选树乡风文明榜样。开展“先进现身说法·典型榜样引路”活动,组织各村(社区)评选出12名乡风文明典型榜样,讲述先进事迹和心得感想,引导村民从身边故事了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性,传递新文明新乡风。召开道德评议会。号召各村(社区)有威望的老党员、退休干部、村民代表等群众认可的人组成道德评议会,每季度围绕移风易俗、赡养老人、邻里关系、社会公德等等,举荐推选1名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目前已成功推选1名广安好人、2名道德模范。
“引”导群众重参与。开展爱心帮扶。结合“人民阅卷·广安行动”活动,开展文明“1+1”结对共建活动。组织有意愿的村民通过上门拜访、居家整理、公益帮扶等方式,一对一协调25户家庭邻里关系,帮助98名留守儿童、160名留守老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情感心理等问题,引导形成邻里互助的社会风尚。创新惠民活动。结合“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乡村治理试点工作,依托“川善治”乡村治理小程序、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线上线下“双平台”,开展群众积分“点单服务”。根据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征集满足群众需求、丰富乡风文明的奖品种类,为同积分段准备不同类型的奖品,同时配套建设菜单式公共服务配送平台,让群众兑换奖品时自由“下单”,目前已开展10次点单服务,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润”育乡风造氛围。搭建文化平台。整合全镇景观资源和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涵盖书画、文创、表演、体育、科普5大功能区的复兴少年宫。邀请团市委、妇联、文联等部门的老师和民间艺人,作为志愿者轮流在少年宫开展文化教育活动30余次,传递新时代的文明理念,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推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以及淳朴民风的培育。丰富文化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节日,开展写春联、扎灯笼、农事体验等文化活动和民俗文化学习会,讲解民俗的历史故事,引导村民去粗取精地传承中国的传统习俗,弘扬新时代的文明乡风。编排明月镇乡风文明舞台剧,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述明月镇社会生活和乡风文明变迁发展的本土故事,鼓励群众做好乡风文明的参与者、践行者和传播者,目前累计演出20余场。
来源:华蓥市明月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