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 服务百姓 关注民生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搜索:
医疗卫生
当前位置:聚焦西部  >  医疗卫生  

抓住微意识康复治疗黄金时间 四川蓝生脑科医院脑复苏中心成功促醒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


2024-08-02 18:04:39  来源:百姓生活


蒋先生,今年只有49岁,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是家里的顶梁柱。但一场意外,改变了一切,现在的他只能躺在床上,能睁眼,能睡觉,但吞咽困难,四肢没法动,更不能沟通交流,变成了大家口中的“植物人”。


重物砸伤头部


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不醒


“当时接起电话,那头就说老蒋出事了,让赶紧去医院!”老蒋的妻子回忆到,“我赶到医院的时候,就看见他头上血糊糊的一片,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经过当地医院检查,老蒋被诊断为特重型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经过ICU、神经外科30多天的治疗,虽然命保住了,但无论亲人怎么呼唤他,他都没反应,就这么沉沉“睡着”。


在当地医院康复科进一步治疗后,老蒋的意识状态有所改善,但是很快就遇到了瓶颈。“他还是没有意识,你没法和他交流,虽然他的眼睛可以睁开,偶尔有一些简单的言语和动作,但四肢却十分僵硬,吞咽困难没法自己吃东西。”老蒋的妻子说。



肖安兵主任为患者进行检查


蒋先生一家人都很着急,但也没有放弃寻找更好治疗办法的希望,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四川蓝生脑科医院成立了脑复苏中心,于是便带着老蒋转院到四川蓝生脑科医院接受进一步的促醒治疗。


脑复苏综合促醒


多学科、多举措破除“沉睡魔咒”


老蒋入院后,脑复苏中心肖安兵主任联合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放射科等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对患者的意识障碍状态进行了全面评估。



查房评估患者病情


评估后发现,老蒋是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慢性轴索损伤;运动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细菌性肺炎以及营养不良,但好消息是患者处于微意识状态,抓住治疗的黄金时间苏醒几率很大。脑复苏中心昏迷促醒团队根据患者头部创伤病史及前期诊疗的临床资料,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神经重症康复治疗方案:


在“神经营养+药物促醒+药物调控+传统中药+活血化瘀抗血栓”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高压氧治疗+重复经颅磁治疗+中频脉冲刺激”等现代康复治疗,同时进行“针灸+传统手法物理治疗”等传统康复治疗。在积极促醒的同时,脑复苏团队采取措施积极控制患者的肺部感染,针对营养不良进行肠内、肠外营养相结合的营养支持治疗。



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


经过20多天的系统、规范治疗后,老蒋的意识逐渐完全清醒,可以自己吃饭,也能和家人简单地交流,而且肢体运动功能也逐渐恢复,目前已经回到当地医院进行后期康复治疗,有望逐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微意识状态


抓住植物人促醒的黄金时间


如果医生告诉你,意识障碍的患者进入到微意识状态,那么家属就要抓紧时间,抓住机会进行促醒治疗。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处于微小意识状态的患者的苏醒概率远远高于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



四川蓝生脑科医院脑复苏中心


根据美国神经病学学院(AAN)提出的确定植物状态和微意识状态的诊断标准(2002),这两种意识障碍有以下特点:


简单来说就是,微意识状态的患者能遵从简单的命令,比如能按照他人的要求完成睁眼、闭眼、握手、松手等动作;可完成一些简单的定位或自主运动,比如眼球跟踪一个物体进行运动;能表达简单的语言,和他人进行沟通,表达情绪。植物状态和微意识状态的最大不同就是植物状态患者无法遵循简单命令,不能进行可理解的语言表达,不能视物追踪。



四川蓝生脑科医院脑复苏中心促醒团队


四川蓝生脑科医院脑复苏中心肖安兵主任表示,对于长期处在昏迷状态的患者尤其是微意识状态患者来说,专业医生越早介入治疗效果越理想,及时为昏迷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意识状态评估,制定符合病情的促醒方案,帮助患者早日苏醒!



(来源:四川蓝生脑科医院)





责任编辑: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