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讯 近日,四川蓝生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首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该术式是目前国际上预防房颤病人卒中的新方法。手术的成功,开启了四川蓝生脑科医院房颤患者卒中及血栓栓塞预防非药物干预的新航程,推动了心血管内科“跨越式”发展。
据了解,患者陈阿姨,56岁,因反复心悸由急诊120送入四川蓝生脑科医院救治,经检查确诊心房颤动,加上患者多年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以及长期口服华法林、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米格列醇等药物抗凝、控糖的慢病史,陈阿姨时刻都面临脑卒中的威胁。心血管内科团队经过周密检查,充分评估讨论,明确患者有左心耳封堵术手术指征,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确定为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从源头上消除房颤引起左心耳形成血栓并脱落的隐患,预防脑卒中。
2024年8月8日上午,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在医院手术室麻醉团队的大力协助下,历时一个小时,四川蓝生脑科医院首例左心耳封堵术成功完成。封堵伞的定位和释放准确,术中反复超声检查发现封堵伞稳定牢固,未出现伞周漏,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
术前左心耳大小、形态
术后,左心耳封堵完全,封堵器位置良好、稳固
每一个人的左心房里都有一个“小耳朵”,也就是“心耳”,一般无重要作用。可是,一旦发生房颤,血液在这个狭小的盲端内极易形成血栓,左心耳就可能成为血栓的罪魁祸首。血栓如果脱落,会随血流运行到脑部,引起脑栓塞;血栓脱落到其他脏器可引起脏器坏死。左心耳封堵术是近几年国内和国外开展的一种新型微创手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对于抗凝禁忌、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和重要器官栓塞的利器。
此次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水平,特别是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再上新台阶,将为众多面临脑卒中侵扰的房颤患者提供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心血管内科将不断立足前沿技术,永攀“心”高峰,为更多患者的心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四川蓝生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