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 服务百姓 关注民生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搜索:
医疗卫生
当前位置:聚焦西部  >  医疗卫生  

心脏支架运动时会脱落?——四川蓝生脑科医院医生提醒:假的,动动更健康!


2024-08-28 17:07:15  来源:百姓生活


病来如山倒......传统观念里,人们对于心脏病这种重病,尤其是在心脏装了支架后需要谨小慎微,最好做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实际上,这种完全“不运动”的观念,才是最大的隐患,因为决定我们能不能运动的是心脏本身,而不是支架!



适当进行运动,不仅能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相关症状,而且它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的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且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后期的康复也有很大益处。


支架手术后运动的3个原则


做完支架手术的患者,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感觉病好了,疯狂运动;二是时刻想着心脏里有个“铁疙瘩”,万事谨慎,基本不运动。但是遵守好下面三个原则,循序渐进的进行运动,则是完全可行的。


原则一  有氧低强度低运动:心脏支架术后患者不适宜进行剧烈运动,特别是篮球、足球等,要做那些运动强度比较低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打高尔夫球、慢跑和游泳等。


原则二  坚持有规律地运动:建议每周坚持运动3天以上,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原则三  运动强度逐渐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根据自身体力状况每天进行运动。运动前后做5~10分钟的热身和放松。不能一下子运动过猛,避免过度劳累诱发心血管疾病。


安全运动的4种方式


虽然运动可以让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有关症状得到改善,但要选择强度相宜的运动方式,不用一味追求“高大上”,“接地气”动起来才最好。


散步: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散步是最简单,也是最适合心脏手术后患者的运动方式,这个方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和骨骼的力量。但需要不能吃完饭马上散步,这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应在饭后30分钟再进行散步。


跳舞:跳舞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比较安全的运动方式,不过要跳比较温和的舞蹈。合适的舞蹈不仅可以改善心血管患者的心肌供养状况,还可以提高脂质代谢和心脏代谢的功能,所以广场舞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太极拳:太极拳动作温和,刚柔并济,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还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供氧能力。坚持打太极拳20-30分钟,能很好地预防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慢跑:慢跑属于比较轻松的运动方式,不仅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还可以调整心肺功能。坚持20-30分钟慢跑,不但可以增强血管的收缩功能,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复发。


除此之外,游泳、骑自行车也是适合心脏支架术后恢复期患者的运动方式。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注意运动前后不宜大量饮水,尤其避免饮用冰水、浓茶或咖啡,以免增加心脏和胃肠道的负担。


术后运动不要“硬”来


四川蓝生医院心内科医生提醒,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后,尤其是体质相对较弱的老年群体,在注意方式、强度和时长的前提下,少量活动有利于促进疾患处血液循环的恢复,但需要“量力而行”,不要硬来、乱来。在运动和锻炼的过程中出现胸疼,应立即停止,出现气短、哮喘和疲劳感,也应立刻停止。少数情况下,有人感到心脏突然失控或跳速过快,或者感到轻度头晕、乏力、脉搏不规则,应及时拨打120或向陪同人员求救。



在不清楚的情况下,请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做好术后康复管理,经评估后再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责任编辑: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