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年夙愿,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憧憬,再到如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生动实践,民生的内涵不断丰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枝叶关情的“责任心”、履践致远的“务实心”、奋楫笃行的“进取心”投身“火热基层”,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田间地头”访民情,以“责任心”回应民生诉求“新期待”。“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入基层,在基层留下自己的脚印,让好的口碑在民众心中树立起来。要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的政治优势,深入到群众当中、深入到实践当中去。以对群众的事情细致关怀的“责任心”,全方位地了解人民的需求、向往和期盼,做到群众的呼声都能得到回应。同时,要把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运用好,时刻对意志消沉、心浮气躁等导致思想“滑坡”的不良倾向保持警惕。要把了解到的民情民意以及民生诉求切实地转化为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的利民措施,使发展的成果能够更多地让人民群众享受到。
“房前屋后”解民忧,以“务实心”打开民生工作“新局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人民至上”位居“六个坚持”首位,充分彰显了人民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做好人民的“勤务员”,始终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要主动投身基层一线和艰苦的环境之中,在其中经历风雨、开阔眼界、锻炼体魄、增长才干。要把群众是否满意当作首要的衡量标准,减少那些“粗枝大叶”、敷衍了事的行为,增多“千方百计”、尽心尽力的举动。凭借着着眼长远、脚踏实地的“务实心”,勇于接手那些棘手的难题,勇于攻克那些坚固的“山头堡垒”。以高度的行动自觉性,真正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愁事、盼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推动民生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街头巷尾”守民安,以“进取心”书写民生福祉“新答卷”。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实践探索,到改革开放后的转型飞跃,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成为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的价值支撑。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稳步前行,善于化解“百姓忧”。要毫无距离地与群众坐在一起,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脚踏实地地在群众家门口为他们办事。一定要坚决摒弃那种畏难、避事以及拈轻怕重、缺乏斗争精神的“软骨病”。要弯下腰、多走动、加油干,以奋发向前、坚定不移的“进取心”去推动实施一系列能够直接给百姓带来福祉的项目工程,处理好那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饱满、更有依靠、更能长久维持。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写好民生答卷,需要我们以“绣花功夫”的细心、耐心和决心,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抓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擦亮幸福的底色,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新时代的民生画卷上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张娟)
来源:岳池县天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