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传播 百姓生活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搜索:
甘孜
当前位置:聚焦西部  >  甘孜  

四川理塘:三代守墓人 高原护忠魂


2020-05-20 22:35:17  来源:百姓生活网


百姓生活网甘孜讯(叶强平 周鹏 文/图)初夏时节,位于海拔4000多米高原的四川省理塘县城边崩拉山下的理塘县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草木开始发绿。


家住附近的洛绒志麦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先到烈士陵园附近转一转,看有没有牦牛损坏周边设施、打扫陵园、擦拭墓碑、清除杂草。“让烈士陵园保持干净、整洁,是从爷爷彭措、父亲泽仁邓珠传扬下来的习惯。”洛绒志麦说。



图:擦拭烈士墓碑。


今年49岁的洛绒志麦,从小在烈士陵园旁边的高城镇德西一村长大。虽然没见过爷爷长啥样,但他的故事却从小在洛绒志麦德心中扎下了根。


1950年,理塘县和平解放,五星红旗在理塘升起。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废除了民族压迫和旧的制度,通过社会变革,民族翻身得到解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国民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这些,让出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彭措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1951年,同村一起长大的伙伴青绕参加革命,在理塘县邮电局工作,1956年由理塘县送信到康定途中遇匪搏斗牺牲,当年底被理塘县人民委员会批准为烈士。



图:打扫烈士陵园。


当初,烈士们还散埋在理塘县东城门,跟革命有很深情结的彭措,隔三差五都要去看望一下,垒垒坟、拔拔草。1956年,理塘县烈士陵园建立,青绕也埋入烈士陵园。彭措也当起了义务守墓人。在那里,他要和青绕等烈士继续为伴。


1958年,彭措将儿子泽仁邓珠送到部队,当兵4年后分配到原四川省乾宁县(今道孚县)工作,但因身体欠佳,子女上学困难等而未能重返岗位,于1963年得到理塘县县委、县政府、民政局的照顾安排至烈士陵园工作。当兵时受伤的泽仁邓珠,于1986年病故,这一守,就是23年。


泽仁邓珠临终时,15岁的洛绒志麦答应继续守好烈士陵园,才安心地离去。“虽然我胆子比较大,但我每次去打扫、清理、修缮,大姐仁它没出嫁前都要陪我。”洛绒志麦说。那时烈士陵园还比较简陋,土围墙遇到雨雪季节,容易发生垮塌,他们就全家出动,背泥土、夯墙体,从不讲条件。用他的话说,革命先烈为理塘的解放与和平作出了巨大牺牲,用鲜血和生命为后人留下幸福,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守护好它。



图:监控烈士陵园。


先后有582名革命烈士长眠,其中85名为无名烈士的理塘县烈士陵园,从1979年至2016年,县上先后8次拨款对其进行修缮、改造。“占地12380平方米,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公墓、烈士雕塑、英雄碑记、凉亭等建筑,现在我可以用电脑监控整个陵园。”洛绒志麦介绍说,1988年被命名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基地。


每逢清明、烈士纪念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全县各级干部职工、中小学生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要前往陵园,举行扫墓和凭吊活动,缅怀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洛绒志麦就成了自愿讲解员,让烈士精神代代相传。“是这些烈士换来了藏区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够珍惜和平,永不忘记烈士恩情。”洛绒志麦说。至今,他也记不清为多少人讲述烈士故事。就连在理塘县中学读初一的二女儿泽仁倾忠在父亲的耳闻目染下,经常在同学中讲烈士故事,并以家在烈士陵园旁而自豪。



图:与烈士亲属视频通话。


四川省古蔺县城关镇的唐荣光,曾服役于成都军区3644部队,1961年6月11日牺牲于理塘县,妹妹唐荣珍于10年前找到哥哥的陵墓,基本上每年夏天都要带着家属来祭奠,73岁的妹夫王世林跟洛绒志麦成了好朋友,被他家三代守护烈士陵园的精神所感动,在每次手机视频里邀请他到成都家中玩,但因洛绒志麦抽不开身而未能如愿。


在洛绒志麦的手机里,有来自成都、北京等地十多个烈士家属的微信号,帮他们扫个墓、献朵花、敬个香都是常事。虽然他每月工资只有1400元,但他说:“比起参军5天就牺牲的战士和无名烈士,我没有什么可埋怨的。34年的守墓生涯,到现在,守墓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