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四川讯(贾元东)6月下旬,下木拉乡的香菇、木耳已远销成都,德巫乡藏鸡生产基地也初具规模,美丽的藏家新居点缀在高原乡村……理塘县农牧民群众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在脱贫的道路上,金堂县第五批援藏工作队用他们的金堂担当给理塘带来了许多变化,让人不得不惊叹于金堂效率、金堂帮扶和金堂责任。
进入理塘以来,工作组就着力于提升当地“造血”能力和“软实力”,通过助力产品外销,让藏区的特色农产品成为外地市民口中的“香饽饽”,引领当地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
2018年争取到金堂县支持资金100万元,让20户贫困户享受到人均5万元的补贴,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2019年,工作队将继续实施藏家新居援建项目,用160万元完成高城镇贫困户住房建设补助32户。
不仅如此,金堂县级部门21个乡镇(街道)全数与理塘县对口部门和11个乡镇结成帮扶对子,聚焦行业技术指导和干部人才帮扶:
金堂县卫健局组织选派了8名医疗卫生人员到理塘县人民医院等开展“传帮带”工作,并向理塘县捐赠价值28万元的疫苗冷链车1台;金堂县教育局组织18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到理塘,与理塘县2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结成帮扶对子。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打造理塘县人民医院骨伤科,结束了理塘无骨科的历史,实现当地骨伤病人就地就医并辐射周边。
一年来,工作组带领全体援藏干部人才,迅速调整状态、转变角色,始终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金堂精神,用真情为对口支援的理塘县贡献“金堂力量”,用业绩铸造新时代成都对口支援的“金堂品牌”。工作组全体援藏干部人才与当地干部群众真情融合,开展送医下乡、部门联谊、贫困学生家访等与藏区干部群众交流互动的活动,全员参与理塘县高质量脱贫“摘帽”中,努力实现“真心支援、消除贫困”的帮扶目标,在接受锻炼的同时也获得好评。
“两年援藏路,一生藏区情。”谈起这一年来援藏的感受,援藏工作队的邓招贵笑着说,“‘援藏’是一段历史,‘援藏’是一种精神,‘援藏’是一份骄傲,这两年的所学、所想、所知、所得,将使我受益终生,我将带领全体援藏干部,在对口援藏主战场,冲锋陷阵、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助力理塘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