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讯(林子欣 贾元东)6月14日,对于巴塘县沐浴在夏日阳光下的人们是平常的一天。然而对一个叫格松扎西的16岁男孩来说,是艰难的一天。因为他摔伤了,面临着可能失去自由行动的可能。
早上9点左右,格松扎西在玩耍时不慎从高处跌落,左小腿受伤、活动受限。因为在很远的乡上,下午一点过才送到巴塘县人民医院。来院时左小腿肿胀严重,医生检查发现格松扎西的左侧胫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立即被送入病房住院。不巧的是,市六医院支援的骨科专家柏光泽正外出到周边乡医院了解医疗情况,这时候,格松扎西疼痛难忍,足远端麻木,肿胀明显,远端皮肤苍白可见隐约大理石花纹,足背动脉搏动不能扪及。巴塘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感觉到孩子病情严重,马上联系了柏光泽医生。
骨筋膜室综合征,这个损伤在巴塘比较少见,医生处理起来经验不足。在视频连线中,巴塘县医院医生提出,要不等柏主任回来再做手术,或者转到成都去治疗,“不行,必须马上处理”,电话的另一头的柏光泽斩钉截铁的回答:“已经6个小时啦,等我回来,孩子的脚可能保不住啦,送成都,送成都这孩子就残废了,严重的命都没了”。那应该怎么办?
“别着急,一步一步的来”,柏医生把疾病的病因,症状,手术的准备,手术的方法,切口的部位等等,事无巨细都通过网络发给主治医生。在术中,通过视频讨论了每一步怎么做,在所有人的协同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后,格松扎西的腿部颜色回复了正常,足部动脉能摸到了,脚有感觉了,柏光泽看到视频后松了一口气,并连夜赶回了巴塘县人民医院。
第二天一早,柏医生来到病房,接着制定了下一步的治疗手术方案。6月17日,格松扎西被安排在麻醉下行局部减压创面清创封闭负压引流术,快速将开放创面转为闭合创面,为进一步减压及二期骨折手术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看着患者一天天的好转,另外一个难题又摆在医生的面前。患者才16岁,不到一米六的身高,骨骺未闭,下一步手术怎么做,髓内钉?钢板固定?这些方法都不行,这样会损伤孩子的骺板,可能要影响孩子进一步是生长发育;上个外固定支架?但是1万多的材料费,患者是贫困家庭,费用难以承担,怎么办?
柏光泽突然想到了儿童弹性髓内钉,可是还是年龄偏大,而且这方面的手术经验相对匮乏,柏医生联系了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李伟,并把患者病情情况,文献资料,手术相关视频,联合市六医院专家团队,进行的网络讨论,最后他们决定进行儿童髓内钉辅以术后石膏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案。
6月24日,在市六医院援藏医疗队和巴塘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紧密配合,仅用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巴塘县人民医院第一例儿童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并且一起缝合了减压伤口,手术顺利,固定情况良好。术后巴塘县人民医院外科医生说,“柏主任,下次您不在现场,我们也能救这样的患者了”。
两个医疗团队的精诚合作,开创的无数个第一次,把幸福和健康留给了藏区同胞,把知识和技术留在了巴塘县,这就是“传帮带”工程的意义。